村与地下城:国产单人开发卡牌游戏,像素风与深度玩法完美结合

游戏资讯 0 9

固有印象被打破

以往,提及国产独立游戏,若它们开发时间短、属于卡牌类型、采用像素风格,不少资深的游戏玩家常觉得这类游戏不值得特别关注。然而,《村与地下城》却改变了这一观念。表面上看,它的制作似乎较为简略,实则内含丰富的游戏内容和高超的可玩性,让人领悟到即便是个体开发者,在较短的时间内,也能创造出高品质、新颖的游戏体验。

初始玩法类似宝可梦

游戏初始设计跟宝可梦挺像,玩家得在火、木、水三类生物卡牌里选一张来开始。一开始默认是一星级的。玩着玩着,玩家可以用生物卡或魔法卡把卡牌等级提升。而且,游戏里还有自走棋的玩法。越往后玩,暗系和光系的生物卡牌就能解锁了,游戏玩法也跟着丰富了。

卡牌搭配玩对战

拿到生物卡后,玩家需要搭配对应的支援卡参与战斗。游戏以一张生物卡和四张支援卡为核心,不同的组合能带来丰富多样的羁绊与增益效果。比如,对于火属性的生物卡“小火怪”,它的支援卡最好是火属性的;如果是木属性的生物卡“森林狼”,那么支援卡也应优先考虑木属性的。这种搭配方法非常直接明了。

小牌组大可能

与《杀戮尖塔》这样的卡牌游戏不同,《杀戮尖塔》至少需要10张卡牌才能玩得精彩,但《村与地下城》的“1+4”组合同样变化多端。玩家在有限的牌组中可以找到多种策略组合,享受不同的卡牌游戏乐趣。

传送门闯新地牢

若玩家觉得现有地牢不够挑战,他们可以选择通过传送门探索其他地牢。虽然风险不低,但相应的奖励也很可观。这相当于是在未知的世界里探险,也许能意外获得丰厚的回报,让游戏体验更加丰富有趣。

丰富的成长系统

自走棋里的“三星五费”机制、杀戮尖塔的“烧卡”战术,还有铁路和墓穴的特定词条强度玩法,角色的成长和卡牌搭配主要在游戏内完成。在测试版里,玩家能将游戏内收集的资源带出,用来提升自己的卡组。而在正式版里,还会加入学者、拾荒者之家等场外角色成长系统。在游戏过程中,玩家可以通过随机事件和商人事件来构建自己的卡组。这种成长方式十分丰富和多变。

开发者投入了大量心血制作攻略视频,视频发布后,玩家们在评论区踊跃提出意见。开发者几乎对每一条建议都作出了回应,主动采纳建议,助力游戏持续改进。大家都在讨论,《村与地下城》能否成为卡牌游戏中的经典之作?不妨点赞并转发,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!

相关推荐:

网友留言:

我要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